近日,《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方案(2016-2018年)》出爐。其中,從五個方面提出了21項具體措施,以降低企業物流成本、提高社會物流效率。目標是到2018年,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較去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。
早在2015年8月,發改委就曾明確指出,到2020年,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率在16%基礎上再降1個百分點,物流業對國民經濟的保障和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。
實際上,近幾年,我國物流成本一直在不斷下降。2010年,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率為17.8%,2016上半年,已下降至14.6%。不過,這一數據仍高于全球平均水平,且比發達國家高出一倍,未來還有較大的下降空間。
物體作為基礎性產業,降低成本可有效減輕實體產業成本,企業利潤空間因此加大??梢?,物流業降本增效,對我國經濟恢復增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智能物流行業報告數據,我國物流行業發展整體呈上升態勢,社會物流總額逐年增長,從2006年的59.6萬億穩定增至2015年的220萬億。
然而,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放緩,多個消費領域萎縮,物流行業亟待轉型。與此同時,新技術與新業態層出不窮,智能化和信息化技術在物流行業快速普及應用,智能物流得以迅速發展。
發展智能物流,是物流業降本增效的關鍵所在。而傳統物流模式轉向現代物流體系轉型升級,主要推動因素有四個。
**,“互聯網+”浪潮下,傳統物流難以適應新常態經濟,需建設新的物流行業規模和標準,向智慧型信息化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升級換代。
**,生鮮物流需求大增,促使智能物流發展。生鮮產品市場需求量大,但物流損耗大、配送成本居高不下等,需要智能**的物流帶來全新的變革。
第三,“一帶一路”地推進,需要跨國跨地區的智能化物流支撐。智能物流的**、智能,對形成跨區域的多式聯動,實現新的區域經濟增長目標,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第四,跨境電商如火如荼,國內物流企業需跟進智能升級。隨著國內各大企業加快向外走的腳步,將帶動跨境電商的發展,同時離不開智能物流的協助。
綜上,隨著物流業降本增效,智能物流有望得以快速發展,并邁入“黃金時期”。
作者:中國大物流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