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1日起,交通運輸部、公安部《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》正式施行。被物流業稱為“史上**嚴的貨車‘限超令’”,給當前的糧食流通格局會帶來什么變化?是否會增加用糧企業的采購成本,從而波及“米面”價格普漲等問題引發關注。
糧食物流價格喊漲
據了解,新規不但對國內執行12年的貨車超載超限標準噸位全線降低,還對車貨的外廓尺寸、軸荷及質量限值進行了明確界定。也就是說,即使運送的貨物重量在貨車的載重量范圍之內,但由于外廓尺寸超寬、超高等,也將受到重罰。
有媒體報道稱,該規定催化河南省內汽運價格上漲已成大概率,甚至部分物流商已拒絕再按此前合同價格接單,并對部分貨物運價上調30%。
糧油市場報記者采訪多家糧食加工企業及貿易商得知,國內原糧和商品糧運輸以汽運為主,新規的執行對糧食企業影響較大,目前車輛運輸單價已經普漲。同時,部分車主或司 機因收入減少處于觀望狀態,接單意愿下降。
湖南角山米業相關人士表示,運輸車輛一般按重量和距離收費,貨車載重量受限,意味著運輸收入降低,已經出現部分車主不愿接單的現象。
“從9月初至今,我們這里的運輸價格已普遍上漲15%左右。”四川眉山圓牌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稱。
新規的執行,究竟會使運輸成本增加多少?某飼料企業人士算了一筆賬:以13米半掛車為例,新規出臺后,原來總重(55噸)-車皮(16.5噸)=實際載重(38.5噸),假設運費成本為100元/噸,那么總運費為3850元/車;現在運費總金額不變,實際載重變成了28.8噸,也就是說,每噸飼料的運輸成本為133.6元,運費單價實際上已經上漲了33.6%,再加上相應增加的稅費,運輸單價上漲35%~38%。
淮濱縣金豫南面粉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俊民告訴記者:“目前運費上漲的幅度都在30%以上,運價上漲讓剛剛回暖的經營利潤因此消失,使面粉加工行業雪上加霜。”豫東某飼料企業負責人認為,東北玉米運到華北等地每噸運費在230~300元,新政實施后,從東北調運玉米運輸成本還將增加,并進一步壓縮東北玉米的價格優勢,延緩玉米去庫存的速度和進度。
對貿易商而言,糧食價格平穩,運費上漲,則意味著利潤空間被壓縮,甚至無利可賺。從當前來看,貿易商的調糧積極性也會因新規的執行有所下降。
事實上,對于物流費用在其經營成本占比較小、整體運價較低的企業,以及零擔物流領域多使用廂式貨車的企業來說,運價短期內不會有大 的波動。但對糧食等大宗商品來說,運費上漲后增加的成本要么轉嫁到產品銷售價格中,要么壓低原糧采購價格。可以肯定的是,運費價格普漲已成大勢所趨。
企業加工利潤下降
據業內人士介紹,隨著近期政策的落實,糧食市場必將產生一定的波動,包括糧食進出庫速度、車主心理、報價差異等。從目前形勢分析,運輸成本的上漲,將使終端企業的生產成本增加。
那么,在農民、貿易商、加工企業、消費者這個閉合的鏈條上,運價上漲增加的生產成本會如何轉嫁?上述圓牌食品負責人表示,企業為了保有利潤,必然跟著上調產品價格,間接引起物價上漲。
“運價上漲,大部分還是由糧食加工企業來埋單。”江西省高安市盛發糧油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奮勇稱,目前,國內大米市場低迷,運費的增加或將使更多的大米加工企業陷入微利甚至虧損的狀態。雖然盛發糧油走品牌化經營,但利潤也比新政實施前大幅下降。
角山米業負責人表示,目前的影 響主要集中在上游,貿易商運糧成本增加必然會壓低收購價格,從某些方面來說是降低了農民收入。
“我們已經提前告知經銷商新規實施后對雙方的影響,也明確提出了漲價要求,增加的成本一般由經銷商負責。當前產銷雙方還處于磨合期,對產品銷售等不會有太大影響。”王俊民稱。
據了解,對于商超與大型下游合作伙伴,生產企業只有自擔物流成本上漲。但對經銷商來說,或將提高面粉供給價格。而整個國內面粉市場價格上漲,或為大概率。
漲與不漲,讓多數糧食加工企業陷入兩難。如果上調糧食產品出廠價格,勢必會降低消費者的購買熱情,縮減商品的市場份額;如果增加的物流成本自己承擔,就會使利潤微薄的糧食加工企業更加舉步維艱。
新規實施后,企業發貨更多會選擇鐵路和水路運輸,但由于原材料運輸多采用汽運,對糧食加工企業影響較大。王俊民建議,現階段,只有進一步優化原料采購半徑,才能減小運輸成本。此外,國家應該考慮通過油價補貼等方式,沖減新規實施后給企業帶來的成本負擔。
作者:糧油市場報